流光溢彩的琉璃瓦是中国传统的建筑物件,通常施以金黄、翠绿、碧蓝等彩色铅釉,因材料坚固、色彩鲜艳、釉色光润,一直是建筑陶瓷材料中流芳百世的骄子。 我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在建筑上使用琉璃瓦件作为装饰物,到元代时皇宫建筑大规模使用琉璃瓦,明代十三陵与九龙壁都是琉璃瓦建筑shi上的杰作。
琉璃瓦经过历代发展,已形成品种丰富、型制讲究、装配性强的系列产品
仿古琉璃瓦经过历代发展,已形成品种丰富、型制讲究、装配性强的系列产品,买琉璃瓦,可是,我们只看到了现在市场上的精美产品,却不了解产品发展至今日都经历了什么历史,下面,我们为您解析一下咱们的仿古琉璃瓦的发展之路,请看下文:
①从传统琉璃瓦演变发展而来的仿古琉璃瓦较早在日本和西班牙、意大利等欧洲一些国家得到应用,琉璃瓦,它将筒瓦、板瓦型制合二为一,仿古琉璃瓦价格,具有结构合理,挂装简便,有效覆盖面积大,屋顶承重小等优点,专业生产琉璃瓦,受到热捧。
此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(1374年),为行省参知政事汪广洋所建造。现在我们看到的楼是明万历年间重建的。钟楼坐北朝南,宛如城楼,通高17米,分为上下两层。下层楼基以红砂岩砌筑成一高大的方台,台宽14米,深12米,高7米,中间为拱券洞门,前后贯通。上层为四面开放式木结构,呈长方形,面宽11.8米,进深9.7米,重檐歇山**。屋顶正脊两端有一对相向倒立的鳌鱼,脊刹为葫芦珠刹。桁梁刻有“乾隆五十三年重建”字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