楼上悬挂铜钟一口,钟高3米,直径2米,高5吨,为广东现存较da的青铜巨钟。而奇怪的是,悬挂这么重铜钟的只是一根葛藤。讲到葛藤,还有一个颇为神奇的掌故。
古代有一大官乘轿路过此地时,扎轿杠的绳索断了,便吩咐轿夫在半时辰内找到绳子扎好轿杠。轿夫正焦急找着,忽见路旁走来一位老人。老人指着山岩上的一条葛藤说:“可用那藤。”
取出,成色以无名异、棕櫚毛等煎汁涂染成緑黛;赭石、松香、蒲草等染成黄。再入别窰,减杀薪火,逼成琉璃宝色。”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四七:“阳光已把 护国寺 大殿上的残破的琉璃瓦照亮,一闪一闪的发着光。”
大殿宽广,足客千人聚食而有余。**上之瓦,皆红、黄、绿、蓝诸色,上涂以釉,光泽灿烂,琉璃瓦,犹如水晶,致使远处亦见此宫光辉”!马可.波罗游记中写道。赞叹皇宫之大,屋顶五彩缤纷,琉璃瓦,光彩夺目,尽显贵族气质。
此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(1374年),二手琉璃瓦,为行省参知政事汪广洋所建造。现在我们看到的楼是明万历年间重建的。钟楼坐北朝南,宛如城楼,通高17米,分为上下两层。下层楼基以红砂岩砌筑成一高大的方台,台宽14米,九样琉璃瓦,深12米,高7米,中间为拱券洞门,前后贯通。上层为四面开放式木结构,呈长方形,面宽11.8米,进深9.7米,重檐歇山**。屋顶正脊两端有一对相向倒立的鳌鱼,脊刹为葫芦珠刹。桁梁刻有“乾隆五十三年重建”字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