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(1374年),为行省参知政事汪广洋所建造。现在我们看到的楼是明万历年间重建的。钟楼坐北朝南,琉璃瓦,宛如城楼,千年琉璃瓦,通高17米,分为上下两层。下层楼基以红砂岩砌筑成一高大的方台,台宽14米,深12米,高7米,中式琉璃瓦模型,中间为拱券洞门,前后贯通。上层为四面开放式木结构,呈长方形,面宽11.8米,买琉璃瓦,进深9.7米,重檐歇山**。屋顶正脊两端有一对相向倒立的鳌鱼,脊刹为葫芦珠刹。桁梁刻有“乾隆五十三年重建”字样。
而今的江岸已经南移到沿江路(1931年人工筑堤)。1500多年间,江岸南移1100多米,屈指一算,珠江河道的泥沙沉积使陆地延伸,其速度每年平均竟近0.8米哩!这一美丽的**古迹,明代时被列入羊城八景,名曰“穗石沿天”。现为广州市重点保护wen物,八十年代曾修缮一新,是羊城闹市中访古探幽胜地。
岭南*yi楼
五仙观后殿后面坡山之**耸立着一座钟楼,俗称为岭南*yi楼,又名禁钟楼。
2.房房相离、宽敞舒适的院落布局
较矮的房屋有利于保暖,而宽敞的院落有利于采光。
3.碎砖砌墙墙不塌的建筑工艺
仿古建筑四合院经过多次兴衰,碎砖数量较多,用拳头大小的碎砖就可以砌成高墙,是北方老工匠师傅的绝活儿。一些平民住房用砖一般多为整条砖加碎砖,这种墙称软心墙。之所以碎砖砌墙墙不塌,是因为房屋的重量是由梁柱等木构架承载的,墙体并不承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