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层用较好的黏土,表面用琉璃烧制成的瓦。形状和普通瓦相似而略长,外部多呈绿色或金黄色,鲜艳发光,中原琉璃瓦,多用来修盖宫殿等。 后蜀 欧阳炯 《题景焕画应天寺壁天王歌》:“我闻天王分理四天下,价格多少一平方琉璃瓦,水晶宫殿琉璃瓦。” 明 宋应星 《天工开物·瓦》:“其制为琉璃瓦者,或为板片,或为宛峝,以圆竹与斫木为模,逐片成造,其土必取於 太平府 造成,先装入琉璃窰内,每柴五千斤烧瓦百片。
1、注浆坯料的制备
将原料按配方准确称量入球磨细碎,细度为万孔筛余不低于15%,过60目筛陈腐备用。主要用来制作琉璃瓦的小、中型异型件。
2、挤制和塑压成型坯料的制备
将原料经雷蒙机粉碎后分类存放,不能混入杂质,原料加二细度100目筛余小于0.05%。坯料制备按照配方准确称量后,平铺于洁净地面,一种原料铺一层,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分,人工将其混匀。将混合坯料入搅泥机,搅练2—3次,陈腐两天后供成型使用。
进仪门后是中殿遗址,之后才是后殿。后殿面阔三间长12米,进深三间宽10米,琉璃瓦,殿高7米,买琉璃瓦,是重檐歇山**,上盖绿琉璃瓦。正脊两端为回纹饰.中间为两条相向倒立鳌自,正中脊刹是宝物饰。殿的正桁上刻有“大明嘉靖十六年十一月拾贰”等字。内檐施6铺作3抄斗拱,玲拢精巧,四壁作间隔用,原为方格门窗,灵巧通透。整座后殿具有广东明代古建筑的特色,也是广州现存较完整的明代建筑。